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部门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文工坊”项目申报成功

随着马达加斯加当地时间2月23日下午揭牌仪式的成功举办,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马达加斯加鹿王羊绒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建设的“中文工坊”项目正式落地。

“中文工坊”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设立的国际化创新项目,旨在通过实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高校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及师资优势“教随企出”走出去,赴海外为中资企业海外的员工培训中文和岗位技能,培养既精通中文又掌握专业技能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该项目自教育部2023年启动至今,全国共有32所本专科高校获批(2024年在全国200多所申报高校中仅批了3家),我院做为全国第33所高校获此殊荣,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获批的首家“中文工坊”,为自治区教育国际化及包头市友城建设刻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内蒙古教育厅领导、包头市领导在揭牌现场做了视频致辞。

学院自2023年6月份申报至今,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科技与对外合作处牵头,全院上下协同配合,积极筹划,多措并举,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力拔头筹。在项目评审前期,由于项目的申报要求高且时间紧,学院对外合作办李文策主任带领教师团队在暑假期间宵衣旰食,吃住在办公室,加班加点,申报材料经过十余次反复更改完善顺利上传。2023年9月22日,学院党委书记邵文祥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中文工坊”政校企三方协调会,邀请了包头市委副书记周强同志、内蒙古鹿王羊绒公司董事长郑浩生同志,极大推动了该项目实施。2024年6月份冯银虎院长带队赴教育部就该项目进行了汇报。2025年的2月份春节期间管建慧副院长再次带队赴教育部进行了该项目的汇报。在申报期间,内蒙古教育厅领导和包头市外事办领导多次指导帮助。

为了能够达到教育部的申报要求,学院科技与对外合作处从自申报之日起就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决心,面对困难和挑战运用“有解思维”积极作为。针对我院国际中文师资缺乏的问题,科技与对外合作处于积极联络和申请设立了中国外文局授予的内蒙古首批“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考试考点”,并先后组织了130名教师参与培训考试,同时参与开发“中文+职业技能”教材、课程等,为“中文工坊”项目打下坚实的师资及教学基础。针对我院“中文+职业技能”基地建设指标不达标的问题,科技与对外合作处创新工作思路,2024年在蒙古国科技大学附属理工学院海外技能培训基地挂牌成立;联合科特迪瓦教育部进行专业标准输出的同时与科特迪瓦高校建立了横向合作关系,建设了三个“中文+职业技能”基地,为“中文工坊”项目申报打造了良好的基地基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院“中文工坊”项目的成功申报,为学院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工作增添了一项高含金量的教育部级项目成果,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下一步,科技与对外合作处将按照教育部中“中文工坊”项目的运营机制和管理要求,积极组建校内团队,协同企业扎实开展好相关工作,努力将中文工坊打造成我院“中文+职业教育”的新典范。

 

 

关闭